媒体称中国设立抗战胜利纪念日是软力量展示

2014年09月03日09:54  中国日报网站 收藏本文
  1945年9月2日在东京湾美国海军“密苏里”号战列舰上,日本签署了投降书。   1945年9月2日在东京湾美国海军“密苏里”号战列舰上,日本签署了投降书。
  日本向中国政府投降的受降仪式   日本向中国政府投降的受降仪式

 

  中国日报网9月3日综合 今天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9周年纪念日,也是中国立法设定以来的首个抗战胜利纪念日。首都各界将举行隆重纪念活动,党和国家领导人将出席。中国外交部曾表示,此次纪念活动表明中国人民反侵略、维护和平的决心。有分析认为,中国向世界表明做负责任大国的担当,通过展示“软力量” 回击日本右倾化举动。

  为什么是9月3日?

  在美国,时任总统杜鲁门在华盛顿时间1945年9月1日晚10时(中国时间为9月2日上午10时)向美国公众发表广播演说时宣布:“9月2日(中国时间9月3日)为对日作战胜利日——日本正式投降日。”

  在苏联,日本签署投降书程序结束后,斯大林于当地时间1945年9月2日凌晨向苏联军民发表广播演说,宣布战胜日本。最高苏维埃主席团同日发布命令,宣布9月3日为“战胜日本纪念日”。

  在中国,在同盟国联合受降典礼举行前一天即9月1日,国民政府下令宣布从9月3日起,全国悬旗庆祝三日,并于9月3日放假一日。1948年9月8日,蒋介石签署总统令,规定9月3日为抗战胜利纪念日,并对纪念办法作了规定。

  新中国成立伊始,政务院在1949年12月23日发布的《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中规定了“八一五抗战胜利纪念日”。1951年8月13日,政务院发布《政务院规定九月三日为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的通告》中说:“查日本实行投降,系在一九四五年九月二日日本政府签字于投降条约以后。故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应改定为九月三日。”

  1999年国务院修订《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时对“九三抗战胜利纪念日”继续作出规定。(来源:天府早报 李宗远 作者系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副馆长)

  从数据看中国抗战

  战争规模: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区总面积2200万平方公里,中国占600余万;日、德、意三国法西斯军队1110万人,中国抗击日军240万人。

  作战时间:美国3年9个月,苏联4年2个月,英国6年,而中国人民进行的抗日战争是苏联、美国进行反法西斯战争时间的三倍半,是英国进行反法西斯战争时间的两倍半。

  战争成果:中国战场抗击日军的大小战斗有16.5万余次,歼敌150万,占日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死亡人数的70%。这一数字比亚洲及太平洋战场上由20多个国家共同消灭的日本侵略者还要多得多。   

  各界对中国抗战的历史评价

  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到1945年日本法西斯投降,14年的抗争与坚守,中国这个时间最早、历时最长、战场最广阔、损失牺牲最惨重的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东方主战场,将中国这个东方古国的名字永久标记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光辉史册上。

  世界各国的史料均表明,中国的抗战阻止了日本的“北进”战略计划。在德国入侵苏联要求日本配合时,日本参谋总长杉山元认为:“日本现在中国使用的兵力很大,北进对苏开战实际上办不到”。日本最后决定:“帝国政府将继续努力解决中国事变……暂不介入德苏战争。”去除了日本的威胁,苏联才敢把远东地区的大量兵力调往西线与德军作战。

  英国首相丘吉尔曾分析说,如果日本进军西印度洋,必然会导致我方在中东的全部阵地崩溃。而能防止上述局势出现的只有中国。

  不仅如此,中国坚守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道义原则,并没有局限在自己的国土作战。即使在抗战最为艰苦的时期,中国仍向其他战场派出援兵。10万精兵远征缅甸,活着返回的仅有4万……

  “中国为二战胜利所付出的牺牲不应被遗忘。”英国牛津大学中国中心主任拉纳·米特说,“中国的抗日战争为二战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这不仅对中国的命运至关重要,对塑造当今世界格局也发挥了关键作用。”

  2014年2月27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决定将9月3日设立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将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不久前,中央档案馆首次在网站陆续全文公布45名侵华日军战犯的亲笔供词。这些珍贵的一手史料以及越来越多的档案、实物的挖掘整理,正在帮助世人进一步透视日本无可辩驳的侵略历史。

  日本加紧右倾强军 中国“软力量”回击

  近年来,日本加剧政治右倾化,加紧强军,针对中国意图明显。有分析称,中国举行抗战胜利纪念活动是“软力量”展示,可能比军事威慑效果更佳。

  8月15日日本战败投降日当天,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向靖国神社献上祭祀费,另有多名内阁大臣参拜靖国神社。同日,中国外交部宣布9月3日将举办抗战胜利纪念活动,苏智良认为,中方此举意在针对安倍和日本右倾化的趋势。

  8月下旬,日本以“中国在钓鱼岛周边频繁活动”为背景,举行历年来规模最大的实弹射击军演,演练夺岛。有分析指出,日本在右倾化道路上越走越远,中国举行抗战胜利纪念活动是“软力量”展示,可能“比用军舰威慑日本侵占争议岛屿更有用”。

  台北大学教授郑又平认为,举行抗战胜利纪念活动,除了提醒中华民族过去的苦难经验,更重要的是在历史的正确点上,我们必须站稳,要抓住国际话语权。

  而对于中国设立抗战胜利纪念日的目的,日媒分析称,首先是凝聚人心,呼吁勿忘历史;其次是回击日本右翼,争取国际支持;第三是有助于国际社会重新审视日本对二战历史的态度。同时,中国设立纪念日,也为日本友好人士提供了表达意见的机会,提醒日本民众:珍爱和平,切勿再起战端。

  有评论称,9月3日必须纪念。每一次纪念都是一次警钟鸣响,警钟长鸣才能勿忘国耻;每一次纪念都反衬出日本极右翼势力的可鄙可耻,都会把已被钉在耻辱柱上的日本军国主义再钉牢一分。

  (综合新华网 中新网等)

 

 

(原标题:中国设立抗战胜利纪念日是“软力量”的展示 - 中文国际 - 中国日报网)

文章关键词: 抗日战争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徐才厚被开除党籍取消军衔 已患癌
  • 体育NBA-哈登32分科比19分火箭屠湖人
  • 娱乐董洁否认与潘粤明复合:我俩已经没可能
  • 财经山西煤老板抛售北京房产遇阻 逆市涨价
  • 科技小米高管否认抄苹果:只是借鉴优秀设计
  • 博客杨禹:北京公交地铁票价该涨吗
  • 读书优劣悬殊:抗美援朝敌我装备差距有多大
  • 教育USNews2015全球大学排名北大清华进前百